您现在的位置是:全览 >>正文

币市凉怎么说香港人士听听的要业内场真稳定

全览5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香港稳定币圈子里可谓人心惶惶,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。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,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对这件事的真实看法。监管政策到底有多"狠"?说实话,每次看到那些"香港稳定币要完蛋"的标题党,我都哭笑不得。你知道吗?香港的规定其实和其他金融中心大同小异。比如8000港币的交易门槛才需要做KYC,这可比欧盟1000欧元的标准宽松多了。上周我和几个交易所的老总吃饭,他们都在抱怨的不是政策本身... ...

最近香港稳定币圈子里可谓人心惶惶,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。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,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对这件事的真实看法。

监管政策到底有多"狠"?

说实话,每次看到那些"香港稳定币要完蛋"的标题党,我都哭笑不得。你知道吗?香港的规定其实和其他金融中心大同小异。比如8000港币的交易门槛才需要做KYC,这可比欧盟1000欧元的标准宽松多了。

上周我和几个交易所的老总吃饭,他们都在抱怨的不是政策本身,而是实施细则的不明确。"每次去金管局开会都像在打哑谜"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CEO这样吐槽道。

大厂们都在忙什么?

我发现很多人误解了大厂退出的原因。以我了解的几家科技巨头为例,他们其实早就在全球建立了完善的KYC系统。问题在于把这些线下支付能力迁移到链上,不仅要砸钱改造技术架构,还得应付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合规要求。

举个真实的例子:某跨国支付公司为了满足香港新规,不得不专门组建了一个40人的合规团队。光是给现有用户补KYC这一步,预算就超了3000万港币。

USDT/USDC还能用吗?

这个问题最近被问得最多。根据我的观察:在香港的持牌交易所,这两个稳定币确实不太好找了。但你要是会用OTC或者链上P2P,暂时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。

不过说实话,我看着钱包里的USDT也在发愁。2026年后情况会怎样?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。最近我都在逐步换成合规稳定币,毕竟稳字当头。

小玩家的生存之道

对于那些资金有限的小型项目方,我建议重点关注沙盒计划。香港这边2000用户或1亿流通量的门槛,对初创企业来说还算友好。上个月我就帮一个做跨境支付的团队成功申请到了沙盒资格。

新加坡那边的试点项目也不错,不过名额实在有限。记得去年有个朋友的项目,等了整整4个月才排上队。

写在最后

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监管风暴的老兵,我觉得这次香港的调整还算温和。比起美国那个"天才法案"直接卡死非金融机构的发币资格,香港至少还给创新留了空间。

市场总是在波动中前进的。与其被各种传言搞得人心惶惶,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政策,找到适合自己的合规路径。毕竟在这个行业,能活到最后的人,往往不是最聪明的,而是最懂得适应规则的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XRP或将迎来惊人涨势:3.8美元不是梦!

    全览

    最近加密世界的行情真是让人热血沸腾!XRP这支"老牌劲旅"的表现尤为亮眼,在触及关键趋势线后上演了一出漂亮的反弹大戏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这种走势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记得上周的某个深夜,当我看到XRP稳稳站在3美元上方时,就知道事情开始变得有趣了。这个曾经让多头们夜不能寐的阻力位,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坚实的支撑平台。Lingrid这位圈内知名的分析师朋友跟我说,这就像是一场精... ...

    全览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比特币暴跌背后:11.2万真的是底吗?市场恐慌还是新机会?

    全览

    看着比特币价格突然跌破11.3万美元的那一刻,我不禁感叹市场的变幻莫测。要知道就在前一天,这个加密货币之王还创下了12.4万美元的历史新高。作为一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这种剧烈波动虽然令人心惊,却也再熟悉不过。市场情绪为何突然转向?这次大跌来得猝不及防,直接让1.13亿美元的多头杠杆仓位灰飞烟灭。说实话,每次看到这种爆仓数据,我都替那些过度加杠杆的朋友感到心疼。市场情绪的转变往往是一瞬间的... ...

    全览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当支付巨头开始自建高速公路:加密货币基建竞赛进入2.0时代

    全览

   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金融科技圈的大佬们都在悄悄干一件大事:自己动手造区块链。这事儿就像当年的电商平台从租用服务器到自建数据中心一样,标志着行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。支付巨头的"基建焦虑"说来有趣,Stripe这家公司对加密货币的态度简直像个反复无常的恋人。2014年就热情拥抱比特币,2018年又因为"性格不合"(其实就是网络太慢)选择分手。这让我想起隔壁老王炒股,追涨杀跌总踩不准节奏。不过... ...

    全览

    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