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背佬密大真相闹分哪些后,手撕约行业当加的I与藏着风
最近加密圈又上演了一出"豪门恩怨"的好戏。World Liberty Financial(WLFI)这个带着特朗普家族光环的新晋项目,和DeFi老牌劲旅Aave突然就翻脸了。说实话,这种事在加密圈见得多了,但每次看到还是让人忍不住摇头——说好的"永恒"合作,转眼就变成了"撕逼大战"。 这事的起因说来有趣。Aave DAO通过了一项看似皆大欢喜的提案:让WLFI在Aave V3上部署,作为回报,Aave可以获得WLFI 20%的费用分成和7%的代币(约70亿枚)。我当时看到这个提案就纳闷,这条件也太优厚了吧?果然,没过几天双方就开始各说各话。 Aave创始人Stani.eth在推特上暗示这笔交易能让Aave国库增值25亿美元,WLFI团队立刻跳出来否认有7%代币分成这回事。这下可好,市场直接给反应了——AAVE应声下跌8%,WLFI代币也从0.45美元的高点跌到0.25美元。要我说,这种闹剧最受伤的还是那些跟风的小散们。 其实这种戏码在加密圈早就见怪不怪了。去年Polygon和Aave就为了1.1亿美元的桥接资金用途吵得不可开交。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对比:2021年Polygon还拿出1%的MATIC(约4000万美元)来激励Aave,结果现在两家关系直接降到冰点。这让我不禁感叹,在利益面前,加密圈的"友谊小船"说翻就翻。 dForce创始人Mindao说得一针见血:"这份提案像WLFI实习生写的"。确实,以特朗普家族的品牌实力,凭什么给Aave这么优厚的条件?这让我想起朋友常说的一句话:"在加密圈,合同都不靠谱,更别提口头承诺了。" 就在大佬们忙着"撕逼"的时候,我发现Launchpad赛道反而迎来了一波热潮。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来分享点实战经验。 如果你喜欢刺激,无许可平台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像Heaven这种一体化平台,或者Zora这种连发条推文都能生成资产的新玩法,确实让市场兴奋过——Zora代币曾在20天内暴涨10倍。但我要提醒的是,这些项目往往也伴随着极高的风险,朋友在Believe上玩社交发项目,3天赚了50倍,但改名后的项目几乎归零。 对于稳健型投资者,我更推荐需要许可的平台。比如Buidlpad今年1月推出的Solayer,公募超募5倍,上线当天就涨了240%。但要注意的是,这些平台都有KYC要求,而且好项目的份额往往要靠抢。 最后给新手们三个忠告:1)永远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;2)当市场都在讨论某个项目时,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入场时机;3)记住,在这个圈子里,能活下来的人都是懂得及时止损的。 说到底,加密圈就像是个巨大的赌场,有人一夜暴富,有人血本无归。但无论如何,保持理性、控制仓位才是长久之计。毕竟,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,活得久才是王道。一场价值70亿代币的"罗生门"
加密圈的"塑料友情"
散户如何在乱局中求生存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Hyperliquid的魔幻现实主义:流动性狂欢下的暗涌与机遇
- 传统金融遇上区块链:ProsperEx如何让RWA投资飞入寻常百姓家
- 矿机买卖纠纷:为何人民币支付能退款,USDT支付却要败诉?
- 零知识证明新贵RiscZero获4000万美元加持,两大杀手锏开放公测
- 比特币投资收益背后的真相:别被表面数字欺骗了
- 科幻走进现实!开普勒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,开启人机协作新时代
- Bittensor(TAO):当AI遇上区块链,一场机器学习的革命正在上演
- 11月20日市场观察:震荡之后,我们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- 一个90后的币圈逆袭之路:从5万到上亿的血泪史
- 从穿孔卡到区块链:一位老IT人的加密货币观察
- 2023年Layer2赛道突围战:谁将成为下一匹黑马?
- 区块链格局大变:以太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三线作战压力
- 1美元的AI革命:美国政府全面拥抱ChatGPT的背后思考
- 电子烟行业迎来革命性突破:思摩尔FEELM 2.0改写游戏规则
- 币圈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豪言壮语
- 市场观察:浮盈只是水中月 守住利润才是真
- 美国稳定币立法:一场金融革命的无声引爆点
- 谁在领跑Layer2赛道?五大主流zkEVM深度评测
- AVAX疯狂飙升:它真的能复制Solana的成功奇迹吗?
- 万向区块链凭什么能跻身数字金融独角兽俱乐部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