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回顾

棒落贸易全球或将寒冬普关税大下,陷入特朗持久

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"疯狂星期四"终于到来。当我看到新闻推送时,不禁倒吸一口冷气——这个号称要"让美国再次伟大"的关税计划,可能会让全球经济再次陷入混乱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国际经贸的老手,我不得不说这种"以邻为壑"的做法实在太过冒险。

关税炸弹引爆市场

记得上周在华尔街参加分析师聚会时,大家最担心的就是这个。摩根士丹利的老朋友Tom喝着威士忌说:"市场就像个高压锅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随时可能引爆。"果不其然,现在标普500指数已经开始颤抖。更令人忧心的是,从2.3%飙升到15.2%的平均关税税率,这简直是把自由贸易钉在了十字架上。

盟友变对手的荒诞剧

最讽刺的是,瑞士总统阿兰·贝尔塞周三灰溜溜离开白宫的场景。这位向来以中立著称的国家元首,居然要像推销员一样为关税讨价还价。还有印度,因为坚持购买俄罗斯石油就被加征25%惩罚性关税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新德里采访时,当地企业家说过的一句话:"贸易政策不应该像惩罚学生的戒尺。"

经济数据的警讯

7月的就业数据已经释放出危险信号。我翻看最近的经济报告时发现,企业库存激增的异常现象。亚洲协会的Wendy Cutler说得对,这就像暴风雨前的囤货行为。我的大学同学、现在在底特律汽车厂工作的Mike告诉我,他们已经开始缩减生产线,因为"没人知道明天关税又要怎么变"。

自相矛盾的政策困局

乔治城大学的Brad Jensen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政策的荒谬之处:既要关税收入,又要制造业回流,就像想同时抓住两只兔子。我在华盛顿的线人说,白宫内部对这个问题也争论不休。财政部看着1130亿美元关税收入笑开花,而商务部却在发愁怎么解释就业数据下滑。

说实话,我已经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为全球经济感到担忧了。特朗普的这张关税牌打得确实够狠,但他可能没想过,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这场贸易战最终会伤到谁?或许就像我80岁的经济学导师常说的:"当你举起贸易保护的大棒时,最好先看看棒子另一头是不是正对着自己的脑袋。"

分享到: